孩子的照片到一岁多就没再上传过。都在电脑里存着。现在改手机直接上传了。 继续阅读三岁多了
作者: Sonic
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
怀有各种各样愚蠢的见识乃是人类的通病。要想避免这种通病,并不需要超人的天才。下面提供的几项简单原则,虽然不能保证你不犯任何错误,却可以保证你避免一些可笑的错误。
如果一个问题但凭观察就可以解决的话,就请您亲自观察一番。亚里士多德误以为妇女牙齿的数目比男人少。这种错误,他本来是可以避免的,而且办法很简单。他只消请他的夫人把嘴张开亲自数一数就行了。但他却没有这样做,原因是他自以为是。自以为知道而实际上自己并不知道;这是我们人人都容易犯的一种致命错误。我自己就以为刺猬好吃油虫,理由无非是我听人这么讲过;但是如果我真的要动手动脚写一部介绍刺猬习性的著作,我就不应该妄下断语,除非我亲自看见一只刺猬享用这种并不可口的美餐。然而亚里士多德却不够谨慎。古代和中古时代的著作家谈起麒麟和火蛇来头头是道;但是他们当中的谁也没有觉得,既然如此自己从未见过任何麒麟和火蛇,那就必须避免武断。 继续阅读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
linux查看CPU,内存等信息
Linux里,硬件信息在/proc目录下。下面列出常用查询。
测试机器的硬件信息:
查看CPU信息(型号)
# cat /proc/cpuinfo | grep name | cut -f2 -d: | uniq -c
8 Intel(R) Xeon(R) CPU E5410 @ 2.33GHz
(看到有8个逻辑CPU, 也知道了CPU型号)
# cat /proc/cpuinfo | grep physical | uniq -c
4 physical id : 0
4 physical id : 1
(说明实际上是两颗4核的CPU)
# getconf LONG_BIT
32
(说明当前CPU运行在32bit模式下, 但不代表CPU不支持64bit)
# cat /proc/cpuinfo | grep flags | grep ‘ lm ‘ | wc -l
8
(结果大于0, 说明支持64bit计算. lm指long mode, 支持lm则是64bit)
再完整看cpu详细信息, 不过大部分我们都不关心而已.
# dmidecode | grep ‘Processor Information’
查看内 存信息
# cat /proc/meminfo
# uname -a
Linux euis1 2.6.9-55.ELsmp #1 SMP Fri Apr 20 17:03:35 EDT 2007 i686 i686 i386 GNU/Linux
(查看当前操作系统内核信息)
# cat /etc/issue | grep Linux
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AS release 4 (Nahant Update 5)
(查看当前操作系统发行版信息)
查看机器型号
# dmidecode | grep “Product Name”
查看网卡信息
# dmesg | grep -i eth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51testing.com/?uid-225738-action-viewspace-itemid-210333
用fail2ban阻止SSH和VSFTP暴力破解密码
某几个IP最近一直不停的在试图登录SSH和FTP。把机器上的几个虚拟主机都猜了一遍。
用fail2ban加个屏蔽吧。三次猜不对,就jail里休息俩小时再回来。 继续阅读用fail2ban阻止SSH和VSFTP暴力破解密码
用mount解决ln命令无法跨分区连接目录
在linux里,把自动备份放到另外的分区。但同时在不改动FTP权限的基础上,仍然可以FTP下载这些备份文件。
首先想到的是用ln建立连接,但发现两个问题。
第一,要连接的目标是目录而不是文件,两个目录又不在同一分区,ln命令无法支持这样的连接。
第二,vsftp默认配置不支持ln连接。
换个思路,使用mount –bind把目录加载过来就可以了。
mount –bind /home/backup /var/www/html/backup
umount命令详细解
功能说明:卸除文件系统。
语 法:umount [-ahnrvV][-t <文件系统类型>][文件系统]
补充说明:umount可卸除目前挂在Linux目录中的文件系统。
参 数:
-a 卸除/etc/mtab中记录的所有文件系统。
-h 显示帮助。
-n 卸除时不要将信息存入/etc/mtab文件中。
-r 若无法成功卸除,则尝试以只读的方式重新挂入文件系统。
-t<文件系统类型> 仅卸除选项中所指定的文件系统。
-v 执行时显示详细的信息。
-V 显示版本信息。
[文件系统] 除了直接指定文件系统外,也可以用设备名称或挂入点来表示文件系统。 继续阅读umount命令详细解